
前段时间,全网群嘲的“上海女生白嫖9次成瘾”事件引发热议炒股配资网站找,
女子超市购物,结果一连9次“白嫖”商品,被抓后还疯狂狡辩,但铁证如山下,即使不愿也只能付出“惨痛代价”。
网友怒评:“你贪婪的模样,真丑!”
白嫖9次成瘾
“明明只是不小心,超市却狮子大开口,有没有懂法的姐妹帮帮我?”
上海某大型超市里,一名女子和同伴推着购物车挑选商品。她们像往常一样,买了不少东西,从零食到日用品,塞了满满一袋子。
走到收银区时,人工柜台前排着长队,两人对视一眼,很自然地转向了自助结账机。
她们熟练地拿起商品,一件件扫码、录入,最后掏出手机付款,动作一气呵成。可就在她们拎起购物袋准备离开时,突然被两名工作人员拦下:“终于抓到你这个惯犯了!”
展开剩余87%女子和同伴一愣,脸色瞬间变了,像是完全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。工作人员没给她们辩解的机会,直接指出袋子里还有未扫码的商品。
女子立刻激动起来,声音拔高:“漏扫了?那我现在补上不就行了?你们凭什么这么污蔑人?”
可对方显然有备而来,冷冷回应:“一次漏扫是失误,九次呢?”
原来,超市早就调取了监控,发现这女子此前已有八次“漏扫”记录,每次都是“恰好”漏掉几件小东西。
超市给了两个选择:要么赔偿7000元私了,要么报警处理。
女子和同伴最终咬牙交了罚款,可回家后越想越憋屈,忍不住上网发帖诉苦,字里行间满是委屈,还故意问有没有懂法的姐妹,声称自己被这件事折磨得已经失眠。
她本以为网友会替她鸣不平,没想到评论区清一色的嘲讽。
“九次‘漏扫’?骗鬼呢!”“真要是冤枉的,你会乖乖掏7000?早报警了!”“贪小便宜还装无辜,嘴脸真难看!”网友的犀利分析彻底撕破了她的遮羞布。
更讽刺的是,这种“自助结账漏扫术”竟成了不少人的“财富密码”,有人比她更理直气壮,甚至倒打一耙怪起了超市。
自助付款机成偷盗“重灾区”
2024年8月,徐汇区一家超市的员工小赵在盘点时发现,货架上的商品总对不上销售记录。
调出监控一查,真相让人无语——一名男子在5月到6月期间,多次在自助收银台前“表演”:他一边扫码付款,一边把没扫的商品悄悄塞进袋子。
两个月里,他如法炮制了8次,涉案金额近3000元。
民警根据付款记录找到朱某时,他竟一脸无辜地狡辩:“超市没人帮忙核对,漏扫能怪我?”
民警都被气笑了:“两个月次次漏扫,你是觉得我们傻?”
铁证面前,朱某终于蔫了,承认自己贪小便宜。最终,他因盗窃罪被刑事拘留。
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:2024年3月,河南许昌的李田和李亮发现超市自助结账有漏洞,竟组团作案,两天内连偷6次,专挑高档护肤品下手,涉案4800多元。
落网后,两人一个判七个月缓刑,一个判六个月缓刑,还各罚了上万块。
更离谱的是上海松江的宋某,短短一个月内,他20次光顾同一家超市,每次都在背包里藏牛奶、巧克力,只付一小部分钱。
直到超市发现库存异常,调监控才抓到他。最终,宋某因盗窃罪被判拘役六个月,缓刑六个月。
你或许以为,干这种事的人要么穷困潦倒,要么没受过教育,可2022年杭州的王某彻底颠覆了这种想象。
王某有房有车,工作体面,却沉迷于在超市“逃单”。
半年里,他6次漏刷高价食品,直到被捕才痛哭流涕地悔过。他交代:“就是觉得刺激,有成就感。”
这些案例赤裸裸地揭示了一个真相:贪婪无关贫富,只关乎底线。
占小便宜吃大亏
从“漏扫惯犯”到“组团盗窃”,这些案例暴露出一个荒诞的现实:有些人把超市当成了“自助提款机”,以为靠小聪明能白嫖生活。
可法律从不会因为偷的东西便宜就网开一面,刑法明确规定,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即构成“多次盗窃”,哪怕每次只偷一瓶水,照样能判刑。
那些被抓后狡辩“不小心”“超市没提醒”的人,本质上和考试作弊被抓怪监考太严一样可笑。
更可悲的是,这种贪婪往往源于扭曲的“成就感”,就像杭州的王某,明明不缺钱,却把犯罪当游戏。
茨威格在《断头王后》里写道:“她那时还太年轻,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”
这些“超市神偷”们,为几块钱的零食、几十块的护肤品,付出的代价是案底、罚金甚至自由。
而比法律惩戒更残酷的是社会性死亡,当同事、亲友发现光鲜亮丽的你竟是个“超市扒手”,那种羞耻感足以摧毁人生。
说到底,自助收银考验的不是技术,而是人性。它像一面照妖镜,让侥幸者现形,让贪婪者崩盘。
正如网友的讽刺:“但凡把作案的心思用在正道上,早发财了。”
参考资料
发布于:湖北省嘉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